(通讯员 黑思博)在人类与地球共生的漫长岁月里,每一粒粮食都承载着土地的馈赠,也维系着地球的生态平衡。怀着对地球家园的深切关怀和对未来命运的深刻思考,4 月 16 日至 5 月 6 日,我们新闻传播学院精心策划并成功开展了 “粒粒皆守护 —— 光盘接力” 地球日活动,以微小却坚定的行动,在校园内掀起一场关于节约与守护的绿色浪潮。
食物浪费,早已不是单纯的生活问题,而是演变为全球性的环境顽疾。活动深度融合行为科学与新媒体传播,基于 “21 天习惯养成” 理论,搭建起 “个体记录 - 社群监督 - 社会辐射” 的全链条干预架构。在为期21天的打卡活动中,120 名参与者需每日践行光盘行动,并在晚上 20:00 前于朋友圈分享光盘照片,配上倡导节约的文案,活动前期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活动交流群也及时发布着进展与信息。
活动期间,学生化身绿色传播使者,朋友圈的一张张光盘照、一段段决心文字,借助社交网络形成 “涟漪效应”,从私人领域扩散至公共环境,引发校园内外强烈共鸣。有的同学分享精心搭配的餐食,诠释节约之美;有的讲述让食堂阿姨少打米饭的细节,展现 “适量取餐” 智慧。

活动发起者——我们新闻传播学院团委书记黑思博对活动圆满成功深表欣慰。他谈到,活动依托社群监督机制,将个体环保行动凝聚为集体力量,朋友圈创意传播强化节约意识,辐射社会正能量,是青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通过学分激励,推动环保习惯落地生根,期待这份守护成为终身绿色承诺。
21 天的坚持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光盘从被动参与转为自觉行为。食堂里剩饭剩菜难觅踪迹,餐盘回收处残渣稀少,同学们对粮食价值有了新认知,领悟到保护地球从点滴做起。这次活动虽落幕,但节约行动永不停歇,它如绿色种子在校园生根发芽,激励同学们用光盘坚持书写对地球的长情告白,为和谐共生的未来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