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可芸)3 月 10 日下午,我们人文与艺术学院顺利召开中文系办学思想暨科研成果培育研讨会。我们人文与艺术学院领导班子、系部负责人及全体中文系教师参会,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新方向。
研讨会上,我们人文与艺术学院院长盛银花从 “课题申报、课程建设、竞赛项目、学术成果积累与转化” 四个方面,阐述了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的策略。她指出,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教师应将信息技术融入课题申报中,通过各类课题申报来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在竞赛项目方面,她倡导教师积极参与并指导学生参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她强调学术成果的发表与转化是衡量教师科研水平和专业建设成效的关键指标,鼓励教师发表高质量论文,参与著作编写和教材建设。

会上,人文与艺术学院副院长陶立军强调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意识的重要性。她指出,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基本功,避免过度依赖 PPT,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教师还应根据自身优势,明确在教学、科研或实践方面的定位,积极参与教学竞赛、课题申报和学生实践指导,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价值最大化。
人文与艺术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吴斌从宏观角度强调了团队协作和信息一致性的重要性。他指出,优良的教学氛围对学院发展至关重要,招生情况和专业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院资源分配和未来发展,与学院发展全局密切相关。
学科带头人张艳彬老师结合民办高校的竞争现状,倡议教师们树立前瞻性职业规划意识。她表示,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发表高水平论文,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能力,更能为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实现教师个人与学校双赢的局面。

中文教研室教师在会上积极发言,分享了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收获,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教师们还介绍了各自的年度规划,涵盖课题研究、课程建设、竞赛指导、论文撰写和教材编著等内容。
此次研讨会后,我们人文与艺术学院全体教师将贯彻会议精神,秉持创新精神,强化契约意识,为推动专业发展和学院建设贡献力量。